
绿树阴浓夏日长
最是书香可致远
今天,我们迎来了
第30个“世界读书日”
校长朱志坚教授为广大师生
精选了一份阅读书单
这份书单主题多元
丰富知识与细腻情感兼具
从有效沟通的实用技巧
到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
从科技发展的漫长历史
到人生态度的塑造抉择
每一本都会令你收获满满
快来一起看看吧
书单目录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作者:习近平
编辑:陈锡喜(主编)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将其分为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等四个篇章,对其进行语境、语源分析,并阐述其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与社会反响,旨在从语言文化的角度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读本。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作者:习近平
编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编写组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书籍简介:
该书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该书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鲜活读本,对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助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论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习近平
编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书籍简介:
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文稿50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球科技通史》
作者:吴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书籍简介: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视了科技的力量。“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次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以能量和信息两条主线,系统阐述了自智人以来人类文明的演进。
全书从远古科技、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万年来农业、工业、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及意义,绘制了一幅科技驱动历史的恢宏画卷。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俯瞰一整部人类科技文明史,真正洞察世界变化的趋势,进而消除由于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对未来缺乏把控而产生的焦虑。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作者:[美]亨利·基辛格 / 埃里克·施密特 / 丹尼尔·胡滕洛赫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人类思想及技术演进的历程,进一步讨论了人工智能赋能的网络平台给个人、企业、政府、社会、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将在重塑世界秩序和安全格局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该书反思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人类自我身份认同产生的巨大冲击,以客观的视角提出人类在未来几年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及解答工具。
在本书中,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三位顶尖思想家——著名外交家基辛格、谷歌前CEO施密特和麻省理工苏世民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滕洛赫尔齐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对我们所有人的意义。
《AI未来进行式》
作者:李开复 / 陈楸帆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籍简介:
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与科幻作家陈楸帆创造性合作,畅想了 20 年后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影响下的人类世界。书中 10 个引人入胜的短篇故事,展示了一系列令人大开眼界的未来场景——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娱乐方式、自如使用人类语言的虚拟伴侣、 没有“司机”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能够以假乱真的照片和视频,以及基于量子计算、计算机视觉和其他 AI 技术的展开应用。
在这些故事给读者带来惊奇体验的同时,每一个故事之后的科技评论则让我们进行突破性的深度思考——人们该如何应对未来的职场挑战?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世界中,该如何确保文化多样性?人们如何教导下一代适应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新社会?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所隐含的人性拉锯战?……
通过阅读这些有关未来的技术蓝图与分析,相信你我将能更真切地看到人类未来将要前进的方向。
《未来学校》
作者:朱永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书籍简介: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通过此书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会因为教育元宇宙的加持,将会在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中打破传统学校教育中标准化、流水线的教学方式和时空“围墙”,推动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和虚实融合、智慧互联的学校环境,解决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规模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区块链技术的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点可为每位学生生成公开透明的“电子学历证书”或“课程证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式学习,为学校师生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而是一所学习中心共同体。
《谈话的泥沼》
作者:陈丹青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
一个人的表达非常重要,说话的调子,说话的切口,说话的方式,说话的照应、张罗、拿捏、情面、关照是为人的素养及他受教育的潜意识的整体效应。陈丹青先生认为自己陷入到了谈话的泥沼而不能自拔,自己一方面不想应酬,一方面又对这种考验人第一反应的谈话方式有所期待。书里涉及到了社会意识、心理意识、人文意识的方方面面,谈话的开合之间,照应巧妙,拿捏得体,如亲见其人,让观者也深陷“谈话的泥沼”。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作者:毕淑敏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书籍简介: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创下出版6个月、热销30万册的成绩。本书以细腻而不失力度的笔触描绘人生种种细端末节:既有生命的美好体验,也有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压力、急躁、困惑,还有对心灵陈疾的剖析与审视,从生活微小处寻找感动温暖我们心底最冰冷的地方。毕淑敏的文字饱含医者情怀,本书中的许多故事都源于她多年的从医经历,从医治身体上的病痛到抚慰心灵上的创伤,她的文字直抵人心。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版
书籍简介: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作者:周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通过分析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揭示焦虑的根源,并提供元认知等工具帮助读者提升自我反思和情绪管理能力。在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行动中,强调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的培养,以提高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对挑战的能力。
书中还介绍了一套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包括早起、冥想、阅读、写作和运动,旨在帮助读者实现个人成长和生活品质的提升。通过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读者将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最终,通过觉知和每日反思,提升个人感知和生活质量,实现一流的生活状态。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书籍简介:
心智,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集合,决定了人的信念、思考和行动。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塑自己的心智模式。深度思考践行者李睿秋,带你探索心智的底层原理,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长系统,提供情绪、自驱、行动、学习、思考、创造六个方面的提升路径,从而获得更明晰的头脑,更平静的心态和更有主动权的人生——停止精神内耗,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疲惫。走出信息茧房,拥有自主学习力;把自律变成自驱,果断行动,摆脱懒惰、畏难和拖延;构建知识地图,打造终身受用的学习系统;找到个人兴趣所在与立身之本。
读书
是知识的拓展
亦是精神的补给
利用好宝贵的阅读时间
借助书籍
去领略更宽广的世界
从字里行间里汲取奋进力量
抵达你理想中的诗与远方!
编辑:党委宣传部
图文:学校办公室
初审:叶伟婷
复审:张怡
终审:解廷兰
